本报讯(通讯员刘艳丽 马永杰)近年来,昌黎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好科技农业、质量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四张牌。
坚持创新驱动打好科技牌。目前,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达6家,其中葡萄产业科技园区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技园区。制定出台《昌黎县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培育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0家、农业小巨人企业8家。深入开展农村“双创”活动,培育众创空间8家,其中皮毛产业科技创业园等4家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同时,该县强化农村“星创天地”建设,努力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葡萄和皮毛2家星创天地已在省科技厅备案。
坚持标准引领打好质量牌。该县全力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编制推广农业种植养殖地方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27项,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70%以上。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体系建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实现改造升级,获省农业厅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成为秦皇岛市首家取得“双认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2017年共抽检饲料、农产品样品1416个,检测合格率为99.8%。积极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产品全部实现了质量可追溯,其中推广农产品包装加施二维码追溯模式,实现终端消费者对全过程实时追溯查询的企业达6家。目前,全县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17.9万亩,无公害农产品75个,绿色农产品17个。
坚持清洁生产打好绿色牌。该县积极推进清洁种植工程,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和科学使用等综合措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93万亩,地膜收回率达到80%以上。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养殖场(户)107家,限养区111家养殖场(户)全部完成综合治理,实现了粪污不直排和资源化利用,全县277家规模畜禽养殖场配套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利用率达87%;年处理病死生猪7.8万头,畜禽免疫密度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渔业,积极推广贝藻间作、轮作养殖、工厂化养殖循环水等技术,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产环境;稳步推进秸秆燃料化、基料化利用,全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比例达72%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基本实现了全量利用。
坚持提质增效打好品牌牌。该县大力实施“一县一品一园一牌”培育计划,培育了“马芳营”“山水湾”等农业品牌20个,蔬菜、粉丝、淀粉、葡萄酒等13个名优农产品,分别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省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省名优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各1个,“昌黎貉”“昌黎玫瑰香葡萄”等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于去年向国家局申报,待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