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绿色崛起中的承德 “一带三区”城市发展战略 2018年05月17日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3万。南邻京津,北倚辽蒙,东西与朝阳、秦皇岛、唐山、张家口市相邻,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

承德生态环境华北最优、全国一流,森林覆盖率达57.7%。世界上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生动范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承德资源富集,已探明矿产资源100多种,其中钒钛资源73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有滦河、潮河、大凌河、辽河四大水系,年径流量37.6亿立方米,是京津唐重要的水源地。2017年PM2.5年均浓度仅为35微克/m3,被誉为“绿色宝库、生态绿肺、天然氧吧”,是一方蓝天净土和休闲养生的文明福地。

承德已成为联结华北、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交通枢纽。域内有京承、承唐、承朝、承赤、承秦、承张六条高速;承德普宁机场已开通7条航线,分别通达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海口、济宁、石家庄、大连8个城市;承德将进入北京1小时、天津和港口2小时交通圈,成为密联京津、辟通港口、承北接南的咽喉要地和交通枢纽。

承德文化底蕴深厚。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三千年的契丹文化和三百多年的清代皇家文化纵贯古今,昭育后人。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和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是中华多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

“十三五”期间,承德市将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周边地区的贫困问题”和对“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重要批示,紧紧围绕“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国际旅游城市”的“三区一城”发展定位,以协同发展引领对外开放、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之源、动力之源、活力之源”。不断加快发展十大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中心城市的承载、聚集和辐射作用愈发凸显。承德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一带三区”城市发展战略,其中“一带”指中心城区为主的区域重点建设滦河72公里城市发展带,“三区”指建设国际滑雪度假区、皇家康养休闲区、临空经济产业区等三个特色功能区。规划建设“一带三区”,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对承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推动协同创新、聚集优质要素的新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面向京津、放眼全国,规划建设对接平台,主动承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要素转移。建立与世界500强企业、顶尖高校和科研团队的沟通协作机制,努力拓展创新合作深度和广度。

(二)发展新兴产业、产城融合互动的新载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走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路子,实现新区建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加速老城中疏、优化城市布局的新空间。有序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拉开城市骨干框架,为中心城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坚持新老城区联动互补,合理布局居住、商业、生产、公共服务等功能和业态,非核心区功能逐步向新城转移,新增产业和业态向新城布局。

(四)实现生态和谐、促进环境友好的新标杆。树立集约节约、适度开发、低碳高效理念,着力建设组团式、紧凑型、生态化新城,利用和保护好文化遗存、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和原生态山体、水体、湿地。充分利用山体地貌、河流林地,做到因形就势、显山露水,彰显依山建城、以水连城、山水相映、人文互动的城市风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