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对接国家战略 打造国际平台 树立河北标杆 促进区域发展 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构筑“一区四园”打造华北地区对外开放桥头堡 2018年05月17日

合作双方签约

日前,由沧州市政府主办,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友谊农场、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承办的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投资环境说明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隆重举行。

沧州市委书记杨慧在投资说明会上宣布,中国国家中信部已批准在沧州中捷产业园建设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据介绍,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按照“对接国家战略、打造国际平台、树立河北标杆、促进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充分利用已达成的中东欧合作政策框架及京津地区产业转移战略,以中东欧为突破口,逐渐将合作交流拓展至整个欧洲,积极推动国内外先进的研发、技术、人才、金融落户合作区,全力推进合作区快速开发建设,确保一年夯实基础,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

谈到中小企业合作区发展定位及目标,沧州中捷产业园区负责人介绍,合作区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其中,核心区以中捷高新区(中欧产业园)为基础,规划面积36.75平方公里;拓展区规划面积268平方公里(中捷全域)。

合作区将立足国内,面向中东欧,全力打造“中国中东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国中东欧产业合作基地、中东欧国家产品展示贸易合作基地、中国中东欧文化交流中心”。到2020年,合作区建设初见成效,对外引资引智引技的能力显著提升,累计引进欧洲企业(合作项目)60—80个;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优势逐渐显现。到2025年,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全面建成,对外开放的水平显著提高,累计引进欧洲企业(合作项目)100—150个。

合作区以“一区三园”为发展格局,加强与以中东欧国家为重点的欧洲各国在现代科技与服务、通用航空、高端制造、绿色农产品等领域的合作,打造华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科技智创区围绕打造“中东欧先进技术转移孵化的优质平台”为主要任务,在合作区内推动建立中东欧合作技术转移平台、高教园区、中小企业孵化中心、研发平台,以中东欧国际服务中心建设为基础,以打造新兴战略性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抓手,辐射带动周边产业集群,形成以点带面、以龙头带动全产业链、以生产带动市场发展的大格局,通过七年努力,将合作区建设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欧洲先进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有一定集聚,与国际工业发展先进地区建立起广泛联系,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才培养、园区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富有成效,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特色中小企业产业发展平台。

沧州中捷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朱守琛说,前不久,该公司与鲨鱼航空公司、鲨鱼航空斯洛伐克工厂签署了捷克鲨鱼飞机制造项目。此项目将落地通用航空园。

通用航空园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按照航空装备制造、航空展示、航空教育培训等多元化发展思路,依托中捷通航产业园,重点加强与中东欧国家航空企业对接,利用其成熟技术及市场,做大做强通用航空产业,着力发展以大型客机改装货机项目、大型飞机拆解、维修项目、飞机制造项目、公务、商务飞行服务项目、航空会展和飞机经营与销售项目、通用航空教育与培训项目、航空物流项目、军民融合航空产业项目等为支撑的通航产业,在国内打造以航空制造业为依托,带动科研、信息、高端制造综合发展的通航产业示范基地。

中捷通用机场做为核心项目,一期总投资8136万元。目前,1200米跑道、停机坪、联络道工程已完工。机场二期改扩建3600米跑道,正在进行前期规划。

合作区还要打造高端制造园和绿色农产品产业园。前者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主要承接现代医疗设备与器械、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3D打印等高端装备产业转移和科研成果转化、孵化,积极鼓励中东欧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智库等在合作区设立工业技术研究机构,开发先进技术和高端产品,共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为中东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承接平台。

后者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借助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依托犇放牧业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万亩桑葚产业基地、万亩苜蓿园以及周边区域的冬枣园等,加强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摩尔多瓦等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合资合作,全力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面向中东欧国家的绿色农产品交易和深加工基地。截至目前已促成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总投资超580亿元的近50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董传辉 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