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千年古郡新征程 生态魅力大无极 无极县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促发展 2018年05月17日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无极大地处处涌动着改革创新的澎湃热潮。该县大力实施“兴产业、强城乡、优生态、增活力、惠民生”五大工程,加速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绿色崛起步伐,倾力打造“生态新城、魅力无极”。 “机遇千载难逢,问题挑战未来。无极已经步入由积蓄势能转向全面跃升的新时代。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抢占发展先机,‘生态新城、魅力无极’建设就会成为现实!”无极县委书记吕智临信心满满地说。

□ 甄建坡 李佳颖

※无极简介:无极县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地处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列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距首都北京255公里,距天津港300公里,距石家庄国际机场30公里,距京港高铁26公里,距京港澳高速16公里,全县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辖6镇5乡,213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

无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夏商时为冀州地,汉置毋极,公元697年(唐武则天时期)定名为无极,沿用至今。无极曾是战国初期廉颇戍兵屯田处所,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业的基地,是两汉时期北方望族甄氏家族的发祥地。西晋爱国将领、诗人刘琨“枕戈待旦”、“先吾著鞭”、“多难兴邦”的词句和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名篇,明代无极知县郭允礼“公生明、廉生威”的为官箴言,传诵至今,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无极人奋发前进,成为县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无极县产业特色明显,主要有皮革、化工、制药、绿色家居、装备制造五大产业。无极被誉为中国“牛皮革之都”,现有皮革、皮化贸易企业99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家,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年加工皮革8亿平方尺,占全国总产量的10%,沙发革、汽车座套革、箱包革等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达50%以上。化工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2家,主要产品有合成氨、苯胺、甲醇、硫酸、糠醛等30余种,形成了关联度较高、带动性强的循环化工体系。制药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家,以生产针剂、片剂、胶囊、丸剂为主,其中复方伊那普利、洛伐他汀为国家级新品种,血速生、利咽解毒冲剂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拥有219个中、西药批号,批号资源在全省名列前茅。绿色家居业现有企业977家,主导产品有整体家居、原木实木高档门等系列产品门类,年产量800多万套,并出口俄罗斯和中亚四国。装备制造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3家,主要产品为汽车厢体、专用车、饲料机械、农业机械等。

2017年,无极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8.8亿元,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5亿元,增长10%;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04亿元,增长14.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3亿元,增长15.1%。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7.9亿元,增长7.6%;服务业增加值完成77.1亿元,增长11.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6975元和13984元,增长8.4%和8.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石家庄全市平均水平。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和国家、省级战略性路网建设,无极区位发生了深刻变化,距雄安新区仅120公里,即将修建的津石高速、京石城际客专穿越县境,并设立站点,与雄安新区连通。随着市委、市政府的搬迁和正定新区的建设,无极将成为距石家庄市行政中心最近的东部县市,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无极将面临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

立足传统产业基础 实现产业振兴

无极县以河北省“双创双服”活动为契机,积极对接石家庄市“4+4”产业格局,立足传统产业基础,实现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传统产业转型是主攻方向。2018年是皮革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无极重点实施后整企业入园提档升级工程,强力推进投资百亿元的国际生态皮革基地项目,建设占地2500亩的皮革后整园区,日本世联汽车内饰、意大利皮革科技产业园、卡森高档皮革制品等一批皮革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商贸物流项目相继落地,完整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循环型高端产业格局初具雏形。

2017年5月全省首家——润成国检监管区通过省检验检疫局的现场确认,将沿海口岸“搬”到无极,打开了无极皮革业外向型发展的总阀门。

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潘成产业园二期、格品机电产业园、路捷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逐步形成产业发展的新集群、新优势。绿色家居业,加快郭庄特色产业聚集区建设,引导木门类企业园区聚集,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支柱。医药业,不断加快河北鸿旭翔药业、华北医药大健康基地等重点医药产业项目建设,打造集“现代制药、健康服务、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生态医药产业基地。

产业振兴,新型产业是关键所在。该县充分发挥毗邻正定新区、京港澳高速的优势,以石家庄住建集团住宅产业化基地为龙头,以斯特龙系统门窗、中民筑友绿色建筑科技园为支撑,重点发展装配式住宅、新型建材等产业,打造新型建材基地。同时,依托津石高速、京石城际高铁建设,紧紧抓住润成仓储物流园,河北首个内陆港的优势,打造服务雄安新区、服务省会的现代商贸物流集散基地。

全面提升园区建设 打造无极经济腾飞强力引擎

无极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无极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由北区(医药化工)、西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南区(皮革产业)三个园区构成,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以产业为指导,规划建设了11个特色鲜明的园中园,其中潘成产业园、世联汽车内饰产业园、医药产业园等已形成规模,格品机电产业园、建材基地产业园、皮革后整产业园、金大陆文化产业园正在建设。

近年来,无极先后投资10亿元,完善了园区供热、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2017年,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78亿元,园区入驻企业223家,其中规上企业120家。到2020年,南区,从毛皮到成品再到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北区,华北医药(大健康)产业基地框架形成;西区,倾力打造中国北方高新科技产业基地,积极对接京津。在这期间,力争培育壮大20家核心企业,引进30个投资过亿的重点项目。重点发展医药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2018年,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另外,无极还不断加快涉及郭庄、北苏的装饰家居产业聚集区和郝庄汽车厢体制造产业聚集区,两个市级特色乡镇产业集聚区建设。

无极把增活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精准对接,依托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实行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深化重点项目领导分包机制,大力推行“一站式”、“保姆式”、“网格化”服务,推行“立即办”工作制,为项目加快落地、迅速投产创造最优条件。

打造“生态新城、魅力无极” 构建“一核三区”新格局

近年来,无极县把省级园林城市创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生态宜居的魅力之城。

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全县域城乡总体规划,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等攻坚行动,深入实施了一批旧城改造和新区精品建设项目,拆除危、违、陋建筑40多万平方米,改造提升老旧小区52个;投资5亿元,新(扩)建中昌路、智慧街等城区道路23条,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格局初步形成。智慧家园等63个居住小区被河北省住建厅确认为省园林式居住小区;智慧街(希望路——千山路段)等49条街道被确认为省园林式街道。

投资3亿余元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实施了木刀沟生态公园、无极公园、民俗公园、滹沱河桥头公园等10个公园和8个街旁绿地的建设,城市新增绿化植树15万株;启动了滹沱河生态湿地项目和木刀沟滨河公园建设,投资3500万元对京港澳高速连接线进行环境容貌综合整治及绿化。

截至2017年底,无极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到371.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8.7%,绿化覆盖率达到44.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44平方米。主次干道亮灯率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灯明、草绿、路畅、地净”的城市新面貌凸显。2017年10月,无极县顺利通过了省级园林城测评。

城乡承载着民生幸福。无极坚持“园林城、卫生城、文明城、洁净城”四城同创,构建“一核三区”新格局。

一核即:按照“小县大县城”的建设思路,实施“东优、西延、南兴、北跨”发展战略,将县城框架从9.6平方公里扩展到25平方公里。依托五洲家居建材城等现有综合商贸体,点燃区域发展新引擎;启动北大经济学院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一河两岸”发展格局。

三区即:南部张段固生态皮革特色小镇,以绿色生态皮革基地为基础,以滹沱河生态景观、石黄高速为依托,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北部活力新区,以河北省首个内陆港、北大经济学院为基础,依托京石高铁、津石高速、木刀沟滨河公园建设,打造产城教深度融合的活力新城;西部北苏开放新区,依托毗邻京港澳高速、正定新区的区位优势,结合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对接正定新区的桥头堡。

把保障改善民生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目标

民生连着民心。无极县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目标,让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2017年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正式实施年。自1月1日起,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执行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全面启动“河北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证”和“河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证”发放工作,对符合参保条件的389个单位全部完成参保登记,参保登记人数10670人;征缴、发放业务启动294个单位8653人,其中在职6040人,退休2613人,占年度扩面计划人数146.2%。

今年以来,举办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类专项招聘活动,参会企业累计达到146家,提供就业岗位5600余个,近1000名应聘人员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大力整合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技能培训班36期,培训学员1748人,扶持创业514人,带动1518余人就业;扎实推进失业保险,对全县44个单位2740人进行了失业保险稽核,实际征缴失业保险费151万元,为全县71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49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100%。

无极还围绕建设“现代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投入4.43亿元实施“幸福校园工程”,以薄弱学校改造为重点,投资1.08亿元对44所中小学校进行新建和改扩建,投资3192万元,新改扩建幼儿园56所。同时,还积极推进“四组团”学校建设,拟投资4.8亿元,新建4所初中,“组团”配建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先后投资7560万元,建立“信息高速路”,全县中小学实现“光纤网络校校通”、多媒体“班班通”。

在无极,一项项民生政策不断出台,一批批民生项目得到落实,一个个民生领域的改革正润物无声地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惠及着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