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第四届中国廊坊·第什里风筝节暨全国风筝锦标赛(北方赛区)上,举行了“滚地龙”风筝专项放飞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23个代表队风筝精英齐聚廊坊市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小镇放飞广场,比拼风筝放飞技艺。图为参赛选手放飞大型“滚地龙”风筝。 刘学民 摄
□本报记者 祝雪娟 通讯员 庞博
5月11日,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中国廊坊·第什里风筝节暨全国风筝锦标赛(北方赛区)在廊坊市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小镇举行。
本届风筝节以“什里芳华、艺生相伴”为主题,由中国风筝协会、河北省体育局主办,廊坊市安次区人民政府、廊坊市体育局、廊坊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廊坊市文广新局、廊坊市元辰丰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湖北炜辉运动队的乔队长告诉记者,他们是第二次来第什里参加风筝大赛,比赛的环境和设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此次他们带来了8种运动风筝,将参加传统风筝赛、打斗风筝、四线空中芭蕾等8项比赛,希望能获得好成绩。
“我特别喜欢风筝艺术,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到公园放风筝,不仅强身健体还陶冶情操。每年的风筝节我都会来观看,今年大赛的风筝样式更加丰富,来自全国的参赛人员更多。第什里村还有一个风筝博物馆,我以后会经常来这转转,多了解一下风筝的历史和文化。”廊坊市市民孙淑珍说。
安次区调河头乡第什里村是中国宫廷风筝的传承地、生产地,被誉为“中国风筝小镇”。第什里风筝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兴起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留着200多种宫廷风筝制作画谱以及几十种绘画口诀。目前,第什里村发展了60余家加工厂,12个合作社,340个加工户,年产风筝5000万只,还专门成立了风筝产业联盟。
近年来,安次区把风筝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以第什里村为中心,包括南马庄、石桥、南郭庄等其他3个村街,建起第什里风筝小镇,通过发展蜡杆工艺、京南御绣等各具特色的产品,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打响了安次区特色文化品牌。目前,第什里风筝小镇已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河北省首批特色小镇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