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让“斑马线”成为文明“风景线” 2018年05月16日

石家庄市桥西区交警中队交警在指挥交通。郑白 摄

衡水市交警搀扶老人过马路。 陈康 摄

□记者 郑白 见习记者 曾丝雨 霍少轩 武新杰

为规范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优化市区交通管理秩序,针对突出的交通违法行为,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于2017年5月15日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施行有关交规20条,被称为“最严交规20条”。规则实施一年后,效果如何?群众反响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多方调查。

近日,记者从石家庄交管部门了解到,“最严交规20条”实施一年后,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和行人明显增多,交通违法行为逐渐减少,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保定市、邯郸市、邢台市等地已借鉴石家庄车辆礼让行人的成功经验,制定了相关规定。

斑马线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城市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养。从去年6月石家庄市启动“礼让斑马线”行动,到如今市区主要干道多数都在斑马线旁绘制了明显的“车让人”标志;从行人、车辆互不相让、争道抢行,到如今机动车主动减速避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对于这种变化,许多市民深有感受:“很多私家车看到我们过马路,都会主动停下来让我们先过,我们觉得比原来有秩序多了,自身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但同时,也有一些市民提出了他们所关注的一些问题。

关注一:

行人、非机动车违反交规如何处罚?

从原来行人过马路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到现在彬彬有礼、停车让行,“车让人”的普及无处不体现着城市的温情与人文情怀。但在采访过程中,也有司机表示:“现在有些行人过斑马线的时候,一边玩手机,一边慢悠悠地走,特别耽误我们的时间。”石家庄市桥西交警大队二中队的沈思忠队长也提到:“现在不文明过马路的现象有很多,部分年轻人在过马路时嬉戏打闹,还有一些人无视斑马线,在非人行横道区域随意穿行。”

针对违法行为处罚问题,有10年驾龄的司机霍师傅向记者发问:“我因为没有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被处罚过一次,扣了3分,罚了50块钱,但是好像从来没见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被处罚过,对违规行人是不是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对此,沈思忠向记者展示了《河北省道路安全交通违法行为代码手册》,手册中明确写道:“行人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的,罚款5元;行人不在人行道内行走的,罚款5元;行人横过道路未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的,罚款5元。”他介绍,因为种种原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行人的处罚往往以批评教育为主。

5月9日,记者在石家庄市友谊大街与裕华路口遇到了执勤的桥西交警大队六中队王文涛队长。他正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电动车车主进行批评教育,并通过让车主抄写“最严交规20条”的方式,提高车主的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由此看来,无论是车辆、非机动车还是行人,在违反道路交通法规时,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关注二:

在没有交警和“电子眼”的路段

如何有序安全通行?

“在没有交警和‘电子眼’的路段,很多私家车看到行人都会主动停下来避让,但是有些小货车和出租车就不太会避让,直接从我们面前开过去了,感觉还是挺危险的。”市民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而车主纪女士则给市民支招:“在过马路时提前对车辆招手示意,大多数车辆都会避让,建议大家这么做。”石家庄市桥西区七中队于长征队长认为:“汽车司机应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适当对行人群体进行关照,自觉做到礼让行人。”

记者从石家庄市交通管理局获悉,自2017年6月起,石家庄已开始对“车不让人”现象进行抓拍,截至目前,共有上百处“车不让人”抓拍设备,记录了上万起交通违法现象。为督促机动车驾驶员文明行车,我省也于今年在保定市、邯郸市、衡水市等地推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相关举措,增加了拍照摄像头。通过增加摄像头的方式,司机逐渐养成主动避让行人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良好交通秩序的形成。

交管部门提醒驾驶员,遇到斑马线一定要先减速,遇有行人通过应及时停车;行人在面对礼让的机动车时,也要做到快速通过,不在斑马线上逗留,以便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车让人也需人守规,“斑马线前的礼让”考验出行者文明交通素养。作为“全民交通”的一员、文明社会的一份子,广大市民都需养成良好的通行习惯,为他人创造方便。

专家点评

于洁茹(国际二级心理咨询师):由于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加及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路怒症和类路怒症已经成为了一种马路上的常见病,不止是驾驶员带着愤怒去开车,行人也会带着怒气过马路。

在目前交通参与者素质与公共交通条件等外界因素无法有效改变的情况下,防止路怒症最切实的做法就是控制情绪。可以从提早出门、预留相对充裕的时间,提高行车素养等方面入手,进行自我调节。如症状严重,建议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做心理咨询。

茹洪忠(河北省畅通工程首席专家、燕山大学硕士生导师):在城市道路规划时,要根据道路交通功能来决定基础设施建设。斑马线、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应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行业标准来制定,确保规划制定科学合理,保证交通参与者快捷、方便、安全出行。

沈思忠(石家庄市桥西交警大队二中队的队长):近年来,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道路拥堵状况加剧,交通参与者争道抢行、互不相让也成为了快节奏城市生活的缩影,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石家庄市目前已经有几个路口安装了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将对违规行人进行抓拍。希望通过增加违法成本的方式,让更多市民形成良好的通行习惯,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构建人车互相礼让、和谐同行的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