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围场发展旅游助力农民增收 将旅游兴县与兴业富民结合起来 2018年05月11日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将发展全域旅游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紧紧融合在一起,纳入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打造出众多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王东岭 尹颜丽)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御道口村,一栋栋古色古香的民宅映入眼帘,高标准的民宿典雅舒适,干净整洁的街道通顺畅达,俨然一幅花园式的生态田园景象。在“佳佳鑫”农家院,农家院女主人赵艳萍看到游客,笑吟吟地推销:“婆婆丁是自己挖的,牛肉干是自己晒的,草原笨鸡是自己喂养的。”

41岁的赵艳萍和43岁的丈夫尔秀山以前在外务工,一年收入仅够一家人基本生活开销。2015年,他们夫妻二人回家乡后,投资40万元开办农家乐和农家宾馆,向游客提供吃、住、购“一站式”服务。在开农家乐的同时,销售野生木耳、蘑菇等土特产。“我们家一年能赚5万元,养家糊口完全没有问题,比在外面打工好得多。”赵艳萍高兴地说。

正说话间,一拨来自北京的游客来到了农家院,他们点了手扒羊肉、小鸡炖蘑菇、手切粉条等地道的农家菜肴。男主人尔秀山介绍说:“今年以来,到我们这儿来体验农家生活的客人越来越多,每到周末,我们都要接待30多人。”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御道口镇借助优势资源,围绕游客“吃什么”,大做“舌尖上的美食”这篇文章。打造乡村游胜地,推出烤全羊篝火晚会,鼓励农户从事特色餐饮,鼓励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力和当地农副产品,让贫困户有事可干、有钱能挣。围绕游客“买什么”,该镇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收购农户自产的特色农产品,统一包装后在景区周边和网上销售,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

御道口镇对42户农家游整体风貌、55户美丽乡村新民居进行改造提升,新建驿站突出古镇特色。该镇还建设了新的商业街、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了一系列有新特色、新体验、新潮流的精品旅游项目。

该镇对围多、御克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村庄、建筑的立面、屋顶、院墙、大门采用青砖灰瓦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更换改造,目前已完成60栋房屋的贴砖、安瓦、门楼、门窗安装任务。在御道口村、桦树林村进行“三清一拆”工作,共清理公路沿线、村庄内垃圾、杂物8000立方米,大堆柴草垛43处,清理残垣断壁和路障17处,清理院落26户,拆除违章建筑330平方米。

围场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厚重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山水风光。该县将发展全域旅游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紧紧融合在一起,纳入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打造出许多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该县坚持将旅游兴县与富民兴业相结合,以“绿色、生态、休闲、体验”为主题,按照“开发一个景区、振兴一个乡镇,增添一个景点、带动一个山村,兴办一家农家乐、富裕一户农户”的思路,依靠景区带动,引导农民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乡土佳肴型农家乐。

该县通过组织举办木兰围场旅游推介会、木兰围场赏花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拓展客源市场,叫响木兰围场旅游品牌。2017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2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

在建成御道口、柳塘人家、棋盘山、扣花营4个旅游示范区的基础上,该县还打造了猎苑满乡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区,开发了棋盘山向日葵迷宫等景点,使乡村旅游景点成为旅游沿线的风景线。2017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