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秘家沟:精准脱贫建起长效机制 2018年05月07日

本报讯(记者李书军 李建)平山县秘家沟村两年时间里在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秘家沟村是太行山脉深处的一个小山村,距离省会90多公里,位于文都河下游北岸。这里山高沟深,守着河却没水,耕地稀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2016年,石家庄市审计局接到了对秘家沟村精准扶贫的任务。经过慎重考虑,组织上派杨建华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队驻村帮扶。

缺水缺地更缺钱,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从村情、户情出发,杨建华带领工作队走访调研,深挖贫困根源。工作队经了解发现,该村现有139户、438人,贫困人口就达144人;村区域面积4300亩,宜林面积3800亩,基本农田204亩,人均耕地0.48亩,村经济收入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经济极其落后,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山村。村民收入除农业外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常年生活在村里的人口仅300人左右,以老幼妇女为主。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缺水缺地更缺钱”,集体收入少得可怜,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选产业、巧融资,建设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结合秘家沟村实际,工作队确定了“先破除制约发展的缺水问题,后带领百姓种植林果共同发展”的思路,重点解决“水”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建立深加工,推动经济林发展,为村民建设一个干净、整洁、舒适且生活便利的美丽山村。

工作队经过与石家庄市农工委等部门多方协商,共同努力,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引水上山工程、村西沟和东沟田间道硬化、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景观河道工程和文化广场建设6项重点工程,基本解决了农田水渠灌溉、河道治理、广场建设、厕所改造、饮用水管网改造、污水管道、“三清一拆”和道路硬化等问题。

工作队积极推行“工作队+市农广校+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有效整合政策、农业技术、小额贷款、山场林地、村劳动力等资源。先后筹集了100多万元资金,并组织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工作队在石家庄市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鼓励和帮助村民入学,培养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农民学技术,为种植业储备了技术力量。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秘家沟村成立了平山县永保农业专业合作社,51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其余农户也以土地等生产物资加入了合作社。贫困户全部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红,收益直接打入贫困户存折。

如今,平山县秘家沟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连多年的光棍也沾光娶上了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