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褪去昔时“黑色印象” 变身今日“绿色银行” 井陉矿区全力打造美丽家园 2018年03月19日

本报讯(通讯员史晓莉 吴寅虎)近年来,井陉矿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区,一手抓生态格局构建增加区域绿量,一手抓绿色项目发展优化产业布局,这个石家庄市唯一的国家级资源枯竭城市,这座曾经的全国十大煤矿,褪去昔日的“黑色印象”,在经济社会跨越转型中还原出了天蓝、地绿、水清的本来面貌。该区2013年9月成功创建了全省首家省级园林城区,并于2017年6月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区评估复查。

为了实现提质增量、构建绿色生态新格局的目标,该区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地,规划建设了杏花沟生态公园、清凉湾湿地公园和人民公园三大主题公园,不断加大绿化养护和增量,先后实施了文兴路、平涉路、贾凤路提质升级,形成了一街一树、一路一景的绿化风格,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美好愿景已然成为现实。目前,井陉矿区已经建成了三大主题公园、四条环城区绿网、六家生产绿地、十条城区绿道为主,绿色单位、绿色小区、街旁绿地等为辅的绿色生态格局,变身为一家“绿色银行”。据统计,该区目前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07%,绿化覆盖率达到45.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6.99平方米,“三绿”指标比2013年分别提高了8.46%、9.13%、63.5%。

宁可牺牲产值,也要坚决转型。该区坚持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绿色项目”,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该区有序开展了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治理,严格落实省市大气污染治理各项决策部署,制定了“1+15”工作方案,明确治理时间表和路线图,坚决向污染说“不”。实施14项企业环保治理减排工程,关停煤炭经营企业、钙镁企业、采石场47家,取缔储煤场62家,取缔焦化行业废渣储存点4家,关闭矿井6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和燃煤锅炉拆改在全市率先完成。2017年,该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市17个县市区中排名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