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对话安新县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郝福强 播撒爱心 温暖百姓 2018年03月19日

绘图 耿浩翔

□记者 王渊 通讯员 张敬

安新县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现有会员700余人,他们经常深入敬老院、学校、特教中心、边远山区开展扶贫济困、助学敬老、帮残助弱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雄安新区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了该协会会长郝富强

记者:请谈谈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成立的背景?

郝福强:我和公益结缘是在2015年,当时,安新县三台镇申明亭村的李涛、李萌、单喜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了解到县委、县团委举办圆梦贫困儿童活动,我们几个人一商量,准备参与其中,为家乡的贫困孩子贡献自己微薄力量。活动一经发起,周围很多朋友都在“三台爱心”微信群中发红包捐款,共筹集到善款7000多元。我们用这些钱为孩子们买了自行车、复读机等物品,帮助10个贫困学生学习。

在那次活动之后,大家都觉得做慈善献爱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孩子们收到礼物后开心的笑容。于是,我们决定要将慈善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三台镇很多民营企业都纷纷加入,还有很多外地的爱心人士主动与我们联系,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帮扶对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于是安新县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就孕育而生了。2015年11月30日,安新县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成立,2016年1月19日通过审核,成为安新县第一家正式注册的公益组织。

记者:你们协会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郝福强:自安新县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成立伊始,就明确并始终坚持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服务精神,以“播撒爱心、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宗旨,组织广大志愿者深入敬老院、学校、特教中心、边远山区等开展扶贫济困、助学敬老、帮残助弱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截至目前,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共为社会奉献资金及物资总价值60多万元;建立定点帮扶学校12个和一对一助学,捐资逾5万元;组织公益活动出动日百余次,会员参与活动人次近2000人次。

记者:新区设立后,协会开展了哪些公益活动?

郝福强:新区成立以来,我们的公益活动涉及到助学、敬老、环境保护、精准扶贫、大病救助、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其中助学活动开展16次,涉及到“百所小学助学行”活动的8个乡镇67所学校,受到资助的学生总数达641名,资助总金额达30余万元;敬老活动开展3次,受到慰问的孤寡老人120余名,慰问金额2.6万余元;精准扶贫活动开展6次,受惠民众近500人次,捐助物资和善款近9万余元;开展大病救助活动共三次,共募集救助金3.29万元;制作宣传条幅,宣传环保、文明出行、道德礼仪等内容,在通往白洋淀景区的主干道路两侧和白洋淀木栈道长廊安装环保宣传公益牌50余块;在清明、五一等小长假期间,组成“环保义务宣教队”,服务游客近万人次。

大家的付出也获得很多荣誉,受到省14个部门颁发的奖牌和荣誉证书,收到安新县旅游局颁发的荣誉奖牌。在首届“京津冀志愿者服务论坛”大会中被授予“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受到社会各界赠送的锦旗11面。这些荣誉是社会给予我们的肯定,我们觉得自己肩负责任,有多大能力就要为社会做多大贡献。

记者:你们协会为何在春节前夕慰问新区建设者?

郝福强:我们了解到,2018年春节之际,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建设者将要在工地上度过雄安第一个春节。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我们作为三县儿女怎可以袖手旁观。于是,我们协会决定在春节前慰问他们。记得这样的一幕,当我把慰问品递到一位建筑工人面前时,他伸出的那双手粗壮有力却又布满老茧,黝黑的皮肤下每条青筋都看得很清楚,仿佛写满了人生经历。那一瞬间觉得建筑工人太辛苦了,我们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慰问他们,是对他们敬业精神的崇敬,也是对他们辛苦付出的感激。

记者:未来协会还要从事哪些公益活动?

郝福强: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救助贫困学子、慰问孤寡老人、白洋淀环保行等一系列公益活动。2018年,我们还会举办“再度夕阳红”大型活动,希望新区三县的孤寡老人都能得到关爱,也呼吁全社会关爱孤寡老人与贫困学生。范围绝不仅仅只限于安新县,还会涉及新区三县乃至其他县市,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深入各行各业,宣传新区的相关政策,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参与环保治理,呵护好我们的“白洋淀”母亲河,维护好新区的绿水青山;同时,加强和雄安新区管委会的沟通,对工程建设者、服务志愿者、清洁工人等群体提供帮助。

择一事、终一生。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我们的公益初心不会变,在漫漫慈善路上,我们还会继续走下去。我相信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协会,我们协会也会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