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吴新光
主持人语: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快形成新时代河北对外开放新格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何通过开放带动战略,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如何复制推广自由贸易区经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河北代表团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嘉 宾:
周文涛: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邯钢三炼钢厂精炼车间副主任
于 泳:全国人大代表、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立军:全国人大代表、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周文涛代表:布局“一带一路”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
河钢收购陷入困境的塞尔维亚钢厂,不到一年就扭亏为盈,不仅保住了5000多人的就业,还使整个城市浴火重生。河钢集团探索出一条布局“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
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钢厂,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于2016年4月18日被河钢集团收购。同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并对河钢提出了殷切希望。
河钢没有辜负总书记、中国政府以及塞尔维亚政府对这个项目的期待: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管理、绿色制造和全球最大营销服务网络优势,通过全球配置资源、输出先进技术和管理等,让钢厂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收购仅半年,就结束了其连续7年亏损的历史,成为塞尔维亚第二大出口企业。
河钢塞尔维亚公司重现生机的故事,正是以河钢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诠释。
于泳代表:发展港口经济 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推动港产城联动,港口是枢纽,腹地是产业支撑,发展集装箱业务对腹地经济拉动作用更大。
河北港口大而不强,吞吐量在全国港口中位置靠前,但集装箱业务占比偏低。如唐山港是我国沿海第三大港口,201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3万标箱。目前,上海港集装箱年运量达到4000万标箱,天津港集装箱年运量达到1700万标箱。
唐山港通过先进技术向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转型。唐山港京唐港区2015年吞吐集装箱100万标箱,2016年达150万标箱,2017年集装箱运量突破200万标箱。在我省三港四港区中,京唐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港口的一半以上。
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京津冀港口群之间也要形成协同发展之势。唐山港集团与全球前十的天津港集团合作设立津唐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形成了以天津港为中心,以唐山港、黄骅港为两翼的布局,有效促进了双方在港口资源和集装箱航线布局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合作共赢。
2017年9月到12月,唐山港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新建7个内陆港,内陆港总数达到10个,初步形成覆盖内蒙古、宁夏、新疆和山西的内陆港集疏运格局,为唐山实施沿海开放带动战略、集装箱货运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立军代表: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2013年9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天津、广东、辽宁、河南、四川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6年,天津、福建、广东和上海四个自贸试验区以1/20000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1/10的外资。
相对于综合保税区、保税仓来说,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代表我国最高开放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有利于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促使我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通过紧密对接全球新产业革命,革新制造模式、创新产业形态、重建生产组织方式,探索新旧动能转换的新经验新机制新模式;通过开放活力激发转型动力,进一步放宽开放领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规则体系,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的综合试验平台,集聚国内外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试验基地和动力中心,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