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秋耕 记者 李艮春
安国药膳因“千年药都”安国中药产业的勃兴繁荣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已拥有七大类200多个品种。经过多年努力,安国药膳正逐渐走进餐厅、走进医院、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家庭
“安国药膳,凭借即将举办的全国(安国)首届‘药王邳彤杯’药膳大赛,正逐渐走进餐厅、走进医院、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家庭。”3月11日,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杨锐告诉记者。
安国药膳因“千年药都”安国中药产业的勃兴繁荣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已拥有营养滋补类、防病祛病类、辅助治疗类、抗衰防老类、护肤养颜类以及保健药酒类、营养药茶类等七个大类的200多个品种。
“千年药都”
荟萃药膳精华
安国药膳历史久远,随当地中药产业发展而不断演进,渐成特色。当地流传着“山药蘸蜜糖,吃了寿数长”的古老民谚,也有家家水缸泡“贯众”防瘟疫的传统习俗。东汉光武年间,药王邳彤乡土为官,在整军理政之余,喜好钻研医药知识,以教军民强身健体。至今民间流传着邳彤的验方,如马齿苋粥,可治疗热毒、血痢;蒲公英茶,可治疗咽喉肿痛;槐花米粉糕,可治疗经血不调、痔疮漏血;绿豆荷叶汤,可消炎去暑。这些食疗方药其实已经是今日所谓之药膳。
随着南宋皇帝对邳彤的加封以及药王庙的落成,安国药业蓬勃发展,“引方开店、面市制药”蔚成风气,药市上多有药粥料、药酒料、药茶料出售,当地人除了自我食疗之外,也作为走亲串友之馈赠佳品。用大黄、香附、白术、半夏与绿豆、黑豆、牛乳、麦芽等制成的清宁糕,用于治疗火毒内蕴、咽喉肿痛和老年人便秘,用于治疗咳喘的百花膏,用于治疗水肿的迟豆包,以及牛蒡炖牛肉、黄芪炖鸡、百合炒鸭片、沙苑子熬粥等药膳新品不断出现并传承至今。
专家指出,安国药膳具有遵循理论、重在配伍的特点,以“辨证论治”为指导,针对五脏五气、阴阳水火和强壮虚实的人体状况,对照寒热温平、升降浮沉的中药性味,结合四季时令变化,运用君臣佐使配伍炮制而成。以理论深厚、内涵丰富、流传广泛、科学合理、功效独到而享誉中外。
品牌战略
助推药膳风行
“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安国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出口基地之一,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中药材之乡”。2006年,安国药市入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药产业已成为安国支柱产业,形成了从种植、科研、加工、生产、经销到使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打造了业内公认的“祁药品牌”。
安国市积极抢抓省部共建安国中药都、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药产业转移和国家实施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三大战略机遇,全力打造国家级“中药产业聚集之都、健康养生文化之地、绿色生态宜居之城”,努力实现中药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弘扬药王文化、传承药膳之道,在“用好药”方面具有引领和开拓的价值。2017年,安国市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更为安国药膳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根据相关规划,安国将以药王庙文化景区、药苑小镇、热海健康小镇、天士力民族医药园、金木养生体验馆等项目为依托,全面拓展中医药观光游、养生体验游、工业游、商贸游等旅游新业态,打造集“瞻药王、逛药城、赏药花、吃药膳、喝药酒、品药茶、沐药浴、看药戏”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健康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