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崔应国 做行业时尚前沿引领者 2018年03月05日

□记者 吴新光

企业家理念

羊绒传递爱和温暖,红太要将这种爱和温暖播撒全世界。

我省轻工行业尤其是在服装领域,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甚少,市场话语权缺失。短短几年时间,出身草根的“红太”品牌便迅速“上位”,成为与鄂尔多斯比肩的全国知名羊绒制衣一线品牌。

作为河北红太集团公司总经理,崔应国的名字逐渐为大众所知。他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从给欧美高端客户贴牌,到发展高端自主品牌,成为河北服装界的一个传奇式人物。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记者日前来到羊绒之都——清河县,探寻这个地道陕北汉子的品牌运营独门秘笈。

从“放羊娃”到总经理,全产业链运营“红太”品牌

“机敏睿智、待人真诚、勤奋执着、心细如丝。”这是崔应国给记者留下的最初印象。

崔应国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他深耕羊绒产业多年,心无旁骛。16岁时,他曾是个放羊娃。他打趣说:“从那时起,我这一辈子就算是与羊还有羊绒结缘了。”

1989年下半年,崔应国迫于生计离开学校。最初他在陕西老君殿和绥德一带村里收购羊绒,两年时间里他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1.2万元。

1991年,崔应国来到陕西宝鸡,开始了闯荡打拼的职业生涯。凭借勤奋热情、头脑灵活、待人诚恳,一年的时间里他的原始资金积累到3.5万元,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

1992年,崔应国买了辆车搞运输,一开始收效显著,但后来运输市场供大于求,他赔了钱。到1994年底,他累计亏损了5万元。年轻的崔应国并没有气馁,迅速调整状态,慢慢摸索新路子。正是这个时候,崔应国开始接触羊绒,他将陕北的羊毛背到清河县来销售,对羊绒市场有了初步了解。1995年他决定到清河搞羊绒生产加工。他从分梳羊绒起步,不断摸索技术,四处收集高品质原绒,确保羊绒品质。他用诚信赢得信任,用品质赢得市场,打开了人生走向辉煌的第一扇门。

2007年,崔应国开始专门做羊绒纱线。2010年,他又开始加工生产羊绒衫。此后,他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到2014年,红太集团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从优质绒山羊饲养、羊绒分梳、染色,到纺纱、针织、制衣全产业链运营。

目前,河北红太集团这艘羊绒市场“航母”下设河北浩丽羊绒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利意蒙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河北富农绒山羊良种养殖有限公司、陕西浩丽科技养殖有限公司、陕西应马安养殖有限公司等实体企业。公司拥有自主品牌“红太”和德国合作品牌“FTC”,年产羊绒制品50余万件,产品远销西欧、北美、东亚等地,年销售额达5亿多元。

从贴牌到创牌,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

“最好的羊绒、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工艺,生产出最高档的产品,却只是贴牌出口供应欧美市场,国内的消费者见不到。”崔应国说,自己不甘心。

崔应国一直在思索:贴牌虽然也获得了一些利润,赢得了国外客户的尊重,但市场话语权缺失。企业要想一步步走向成熟,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就得努力走品牌创新之路。

塑造品牌之路绝非坦途,非有执着精神不能成功。在崔应国看来,这是企业进阶必须要走而且必须要走好的关键一步。

他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属于自己也是属于河北的自有品牌。2010年,他招募国内一流设计团队,将研发工作室设在上海,创建了“红太”羊绒品牌。

2012年,“红太”品牌开始做大做强,2012年9月,“红太”牌羊绒制品上市以来,迅速占领国际市场,远销德国、美国、俄罗斯、瑞士等欧美国家;在国内,“红太”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百货商场的时尚宠儿。目前,在北京西单商场、石家庄北国商城以及上海、山东、四川、重庆、黑龙江、湖北、沈阳等地开设有40多家“红太”专柜。

2017年12月7日,北京西单商场“红太”专柜开业,入驻高端女装区,面积达205平方米,在国内率先推出高端生活馆方式,经营品类有内衣、衬衣、大衣、西装、女装、男装、童装。一经上市即刻占领了北京西单商场羊绒品牌的领先位置。全国入驻西单商场的羊绒品牌有30多家,一般品牌一年的销售额是200多万元,红太专柜开业后20天的营业额就达到160多万元。

崔应国认为,做品牌,功夫常在品牌外。河北红太集团是集绒山羊养殖、羊绒分梳、染色、纺纱、制衣于一体的集团式全产业链企业,得益于产业链的完整,成就了“红太”品牌。

作为公司整个产业链条的首环,原绒产业尤为重要,市场对于高质量羊绒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具备专业养殖生产羊绒的企业不足百家,并且质量良莠不齐,大多数只能出产细度在16微米左右、长度在30毫米左右的普通羊绒。即使国际品牌也大多使用细度为15微米左右、长度在36毫米的羊绒原料。因此,培育出产绒更细更长的优质绒山羊,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

公司与西北农大、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农科院、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河北农大、榆林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技术合作,通过胚胎移植、人工受精等方式,成功繁育出产绒细度14微米左右、长度45毫米左右的超细绒山羊——“红太优质绒山羊”,从根本上改良了羊绒品质,为“品牌源自质量”提供了极佳注脚。

崔应国介绍说,2017年,公司繁育1000多只“红太优质绒山羊”,计划用3至5年时间,繁育出10万只“红太优质绒山羊”。

从设计到创新,供给侧改革引领行业时尚

目前,红太集团在全球有3个设计团队:一是意大利设计师团队,二是集团在上海、北京、深圳设立了设计中心,三是清河县集团本部设计中心团队,主要负责打版、打样。这些设计团队以国际化眼光,从创意上紧跟国际时尚潮流,提升产品价值。

“按照传统的市场细分及消费习惯,羊绒行业的目标顾客层年龄在40—60岁。而目前市场上最活跃的消费群体年龄为20—40岁,如何让这些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依我看,要从工业设计整体上考虑,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服装设计。”崔应国洞悉羊绒市场发展脉络,“必须以工业设计为抓手,加大产品设计及研发力度。”

加快工业设计发展,是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的制胜利器;是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的直接抓手。工业设计是制造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品的竞争力可以说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崔应国介绍说,例如我省有的羊绒企业,向某些国际奢侈品企业提供羊绒原料,而这些企业用设计、品牌的优势赚取的利润是原料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通过工业设计,可以对产品和品牌进行升级和重新包装。要做羊绒产品时尚潮流的引领者,必须挖掘工业设计的力量。借力工业设计,既可以通过提升一个产品的功能、结构、外观、服务等,提升一个产品的附加值,也可以提升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

2017年12月12日,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与河北红太集团下属的河北浩丽羊绒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聚焦高端设计创新资源,促进设计与制造业相融合,为红太服饰品牌提供综合服务,在品牌构建、产品设计、品牌形象、品牌传播与发布等方面双方全面合作。在原有40岁以上目标消费群体的基础上,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发力20—40岁新锐消费群体,为企业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公司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从满足市场需要,到创造市场需求,进而引领市场需求、引领行业时尚前沿,创新必不可少。崔应国用科技创新驱动企业一次次站上行业巅峰——

原绒分梳成38—45毫米长的羊绒,以前需要12遍,经过创新工艺,现在使用改进后的梳绒机只需要6遍。由两人看一台机改为一人看六台机,实现了梳绒机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

红太在全国同业中率先研发生产纯羊绒西装,非常轻薄,与英国皇室乔治布鲁摩携手打造全球顶级奢饰品私人订制市场。

研发出新型的海洋细胞面料,它是一种海藻纤维,具有吸汗好、吸异味的特色,这种产品原料来自秘鲁,由德国公司研发,奥地利公司生产,然后由瑞士一家公司买断。

“之前我们是给这家瑞士公司贴牌,2017年我们投资入股这家瑞士公司。2017年11月,这家瑞士公司同意我们在国内生产,并使用‘红太’品牌。”崔应国自豪地说。

企业名片

河北红太集团公司

“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河北红太集团公司总部就坐落在我省清河县。红太集团产业涉及农业养殖、工业技术研发、服装设计、成衣织造、品牌管理等多个行业,是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逐步成为集绒山羊养殖、羊绒采集、分梳、染色、纺纱、针织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式生产企业。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中德合资的全产业链企业,是国内外众多著名品牌在羊绒行业的优质OEM、ODM供应商,集团旗下品牌“红太”深耕国内市场,高端品牌“FTC”深耕欧洲市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和信赖。集团下设河北浩丽羊绒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利意蒙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河北富农绒山羊良种养殖有限公司、陕西浩丽科技养殖有限公司、陕西应马安养殖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在企业管理上,公司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选用进口染色设备、全套意大利纺纱设备、德国“STOLL”电脑横机等先进设备,依靠科学的管理手段,将绒山羊养殖、羊绒采集、分梳、染色、纺纱、针织整个产业链紧密衔接,产业生态完整、体系结构完善,经营能力强劲,效益显著。公司年产羊绒制品50余万件,产品远销西欧、北美、东亚等地,年销售额达5亿多元。

专家点评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长 张英杰

浓浓羊绒情 拳拳赤子心

河北红太集团是集绒山羊养殖、羊绒分梳、染色、纺纱、制衣于一体的集团式全产业链企业,短短几年时间,“红太”羊绒衫、“红太”服装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高端商贸中心的时尚宠儿。

河北红太集团起步于崔应国创建的羊绒分梳厂,通过羊绒分梳,崔应国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遇事爱思考的他,在和羊绒打交道的几年中,发现了保证羊绒品质的一些门道,好原料才能分梳出好羊绒,好羊绒才能加工出好产品,于是他的事业有了方向——生产更好的羊绒。“生产好羊绒,就必须选育出优质的绒山羊。”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崔应国先后在清河建起了“河北富农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在陕北成立了“应马安超细型绒山羊养殖基地”“浩丽山羊绒养殖基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家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协作下,红太集团最终成功选育出优质种羊,其所产的羊绒白、细、长,制成的衣物轻、暖、美,优质的原料成为红太集团进军国内外羊绒制品高端市场的利器。连续几年时间,红太高品质羊绒衫、裤、裙在国际市场上的销量稳定在20万件以上,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也连续三年实现翻番。

随着公司实力的增强,河北红太集团总经理崔应国并没忘记贫困群众。2016年10月,崔应国主动将清河248户的扶贫基金吸收入股到河北富农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按股分红,贫困户都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对陕北子洲、靖边两县18个乡镇的贫困户,公司免费提供种羊,每年给予每户1万元的草料补贴,同时还给每个农户3—5万元的种羊补助。所产羊绒,公司以高于市场60元/公斤的价格回收,羊羔以高于市场价两倍的价格回收。崔应国的绒山羊扶贫之路不但使贫困家庭快速地富裕起来,而且由于广大群众的参与,使公司有了充足的优质羊绒原料。

扶贫济困,互惠互利,理念可嘉!相信红太集团发展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