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祝钦
金菲菲是河北农业大学2016届的毕业生,毕业后她就考取家乡肃宁县的“三支一扶”志愿者职位。
“2016年9月2日,我以‘三支一扶’志愿者的身份来到肃宁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新的工作、新的环境让我既兴奋又紧张。” 金菲菲说:“一直以来,我用李大钊的名言来勉励自己,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初来乍到的金菲菲负责包村工作,下乡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一起包村的同事请了产假,只剩下金菲菲自己。“开会说要包村人员下乡并督促村干部完成工作的时候,我当时是懵的。”金菲菲回忆说:“我一点经验也没有,不知道村里地理位置,不明白如何做这项工作,也不清楚该如何用老百姓语言解释文件尤其是相关政策。”
怎么办?只有向周围的同事请教学习。如何把村里工作做得更好,成为金菲菲考虑的主要事情。下乡次数多了,也逐渐对村情概况包括村党建、综治、安全生产等方面有了些了解。通过交流学习,金菲菲认识到, 乡镇工作特点繁杂、琐碎,在基层工作就要少说多做。在建档立卡时,肃宁苏庄村一姓邢的农户来到她的办公室询问申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事情。原来,邢某的家人得了大病,需要透析,但经过多次透析价格昂贵,使得家庭返贫。听到这个情况后,金菲菲递给他扶贫明白纸,并解释贫困户纳入的标准和相关政策。同时,金菲菲及时与当地村干部沟通询问核实邢某的家庭信息。核实好情况之后,金菲菲及时把邢某录入扶贫系统,最后邢某享受到医疗救助政策,让需要的人及时得到医疗救助。
“下乡带给我最大体验就是可以听到群众真实的声音,党的惠农政策是否对群众有了切实的帮助,也让我体会到‘三支一扶’志愿者的责任重大,虽然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知道,一直在努力朝好的方向发展,永远都不放弃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就是我努力工作的源泉。”金菲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