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我省发布 2017十大人社民生新闻 2018年01月05日

学员在衡水市武邑县一家职业培训机构接受育儿保健技能培训。近年来,武邑县以家政培训基地、家政服务机构为依托,对有就业意向的贫困群众免费进行家居保洁、育儿保健、老年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新华社发

我省实施三重保障制度,提高贫困人口医保救助水平。记者 李丽钧 摄

本报讯(记者李丽钧)2017年,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实现、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提高、技能提升补贴的发放、5万多名去产能职工的分流安置……一年来,省人社厅这些“获得感十足”的好事、实事,让群众心里感觉温暖。

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2017年取得了重大成果,截至去年10月15日,在全国所有省级平台、所有统筹地区均已实现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的基础上,全国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增加到7443家,其中京津冀三地的医疗机构首次突破1000家,达到1008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给三地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017年1月23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发布通知,经省政府同意,决定对我省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标准进行统一调整。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每人每月分别增加:一级伤残180元,二级伤残170元,三级伤残160元,四级伤残150元。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22日,我省社会保障卡累计发放5080万张,覆盖全省人口的68.4%,开通98项社会保障卡应用项目,覆盖61%的持卡人群。

2017年5月17日,省人社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的通告》,从2017年开始对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做调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下同)增加0.5元,即由1.5元调整为2元;没有防暑降温设备或有防暑降温设备但达不到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效果的室内劳动者每人每小时增加0.5元,即由1元调整为1.5元。通知有效期至2019年5月20日。

从2017年1月1日起,我省为2016年12月31日前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6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5.6%左右增加,惠及414万退休人员。此次调整,是2005年以来我省企业退休人员第13次连续调整。

2016年7月,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通过医保救助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到2017年3月,医疗保障三重保障政策为广大贫困人口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该政策实施后,省市三级医院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可达到90%以上,比一般居民提高近30个百分点;在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可达到95%以上,比一般居民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此外,这项政策还让合规人群的重大慢性病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可达到95%以上。门诊统筹报销不设起付线,比例由50%提高到70%,贫困人口一般门诊医疗负担也相应减轻。

2017年7月7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通知,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视同缴费年限)及以上的企业职工,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申领相应的技能提升补贴。技能提升补贴标准分别为初级(五级)1000元、中级(四级)1500元、高级(三级)2000元,其中对列入全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的,初级(五级)补贴标准为1100元,中级(四级)为1650元,高级(三级)为2200元。同一职业(工种)同一等级只能申请并享受一次技能提升补贴。

2017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去产能职工安置政策范围由4个行业扩大到6个,增加焦炭、火电两个行业,并鼓励去产能企业内部转岗安置职工,通过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对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省去产能企业96家,涉及分流职工54857人,已全部得到安置,分流职工安置率100%。其中37家钢铁企业38220人,30家煤炭企业11963人,焦炭、火电、玻璃、水泥企业29家4674人。

2017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共享经济、网络电商等新兴业态企业和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未进行工商登记的新兴业态从业人员,可认定为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相应灵活就业人员扶持政策。实施意见还将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政策范围,并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将社会组织吸纳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纳入吸纳就业补贴政策范围。

近年来,我省在总结治理欠薪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河北特色的“三金”(工资保证金、工资预储金、欠薪应急周转金)、“三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一入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制度机制体系,2017年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重点欠薪问题及隐患线索摸底排查,促进96起省督办重点案件限时结案。截至2017年12月,全省共为13.06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1亿余元。

出台就业创业实施意见,20个政策红包齐发

建起“三金”“三机制”“一入罪”机制,为劳动者追发工资11亿元

10.

9.